覺得真的在發神經耶 因為突然想看 又懶的等 所以直接去金石堂等 迷宮裡的魔術師
[討論] 一本小說賣520
或許有些人聽過,在近一百年前,經濟學家凱因斯曾預測過現在的我們,由於科技進步解 決了許多經濟問題,一個人每週只要工作 15 小時就可以過活,並不是我們現在每週工作 40 小時,過著看似窮忙的勞碌生活。 也因此我只要看到有關探討工時的書就會充滿興趣,特別是有許多田野研究佐證的書, 讀起來更會覺得人類生活其實有各種可能,最怕的是我們喪失去想像與實踐的勇氣。 這本《如何縮時工作》,作者方洙正走訪了許多國家,研究了新創企業、製造業、餐飲、 服務業,甚至是長照中心,都證實了一週上班四天,或者一天上班六小時,都能讓人做更 多的工作,而且做得更好。 至於是怎麼做到的,每個案例有不同的成功因素,共同點是該公司都會先打造縮短工時的 「原型」(prototype),看到原型兩字,熟悉設計思考的朋友此時是不是眼睛一亮呢? 沒錯,這些公司或有或無意識的實踐了設計思考的流程,由員工齊力想出同事間的合作新 模式,不停的測試新的作法、評估成效,並利用回饋與心得來改善缺失,進而實現週休三 日的新制度。 除了透過許多故事,說明世界各地的組織如何做到週休三日之外,更可貴的是,作者根據 IDEOU(設計思考工作室 IDEO 的線上學校)的理路「架構問題、激發靈感、創意動腦、 打造原型、不斷測試、分享出去」來串起整本書的架構,看完這本書也等同上完一堂設計 思考課程。 學到設計思考之外,我也從中知道如何縮短工時, 特別是書裡提到的把工作時間分成三個時段:紅色、琥珀色、綠色時段,各自代表不同的 專注力與安靜狀態,好比紅色拿來做最重要的事,琥珀色用來處理例行或需要會議的事, 綠色則是配合點心來輕鬆的交流與解決瑣事。 當然,作者也進一步說明縮短工時帶來哪些效益,例如員工會變成更好的父母,員工會有 更充分的休息與創意,員工會有充分時間體驗不同事物,並反饋到工作的表現。 讀到這裡,我們都會希望台灣老闆也有這樣的思維就好了。 書末,作者提到日本「元陣湯屋」的成功案例,此旅館善用科技工具且富實驗熱情,成功 縮短了工時而且建立起工作新典範。 這裡還帶有一顆彩蛋:元陣湯屋裡有佔地八英畝的日式庭園與空地,據信《龍貓》片裡的 神祕龍貓之樹的靈感,就是來自庭園裡的那棵樟樹。(宮崎駿是老闆宮崎富夫的堂兄弟) 如果你是對設計思考、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人,這本書很值得一看,如果你是小企業老 闆,那更是要看一下,它會讓你成為滿意度更高的老闆,很有可能,也會讓你的公司帶給 顧客更高的滿意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146.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3576167.A.0AF.html ※ 編輯: Flaneur (59.120.146.169 臺灣), 02/17/2021 23:36:52
※ 編輯: Flaneur (203.204.22.161 臺灣), 02/18/2021 01: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