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置底買賣專區 (202209)

置底買賣區管理辦法 發文前請詳細閱讀 (1) 一天限張貼三項物品共六行推文說明。 (2) 統一推文格式:(缺一不可) 賣家版→[分類] [物品名] [金額] [面交地](分類選項請參照3說明) 合購版→[合購] [物品名] [金額] [面交地](缺一項提醒、兩項以上屬違規)

早就該開發了. 不知道為啥拖那麼久. 感覺是在等國泰重劃那一塊之前地主喬不攏問題. 最近國泰重劃那邊都要動了(慈濟都開始蓋了) 所以商場招標開始動作就很自然. 土地是特商. 但是我想,應該不會蓋得太密集(蓋太密集那麼大塊,投資金額可不是兩三百億可以搞定.) 當然我會更希望是低密度開發,但是對商人和政府而言,低密度開發在市區太浪費. 因此應該是中密度開發型態. 我猜會是類似松菸那樣. 主要建築很醒目並且有一些規模. 但是旁邊空地+其他低密度的建築則佔多數. 這樣既有"地標性",整體開發的密度也不高. 現在這個年代應該比較不會喜歡"均衡"開發…這樣很沒有Shock. 這是一個大家都要比誇張比創意比新鮮刺激的年代…XD 文山特區的土地已經差不多都被蓋光了. 這也更不用說政府在這邊的土地早就賣光了. 因此這一區塊產生下一個王者等級的重劃區是必然現象. (政府還想蓋那麼多捷運輕軌,錢打哪來..就是從這些重劃區來啊) 下一塊,自然就是國泰這一塊. 而市府既然要搞這一塊,那四周必然產生一定強度的各種建設和資源投入. 因此,開發衛武營,在內部產生商圈和商場,進而支援國泰重劃那一塊地開發. 政府又有權利金可以收,國泰那一塊地價上升後,政府土地又可以賣更高價. 之後地價稅又上升.. so…政府一向都是最大贏家. 誰叫他是莊家兼最大戶兼裁判… 然後,商場本來就是未來的商業型態. 很多街道商圈的店家,都會慢慢走入商場裡面. 畢竟提共了停車位,冷氣,密集度,完全行人環境. 這是商業型態的趨勢,大勢不可擋. 這也是近年來店面弱勢的主因之一. so…滿地都是商場是很正常的. 現在主要還是,私人企業的商場,一般都比較豪華,資金高. 對於中小型資本店家來講,進駐壓力不小,進駐後賣價自然也不便宜. 但是你看香港上海這些地方,有那種平價型態的小型攤位商場. 給這些中小資本的店家進駐. 而在台灣,這種商場其實很少很少看到. so…我也還在看,有沒有甚麼時候,會開始產生這種類型的商場出現. 對私人企業而言,商場成本在那邊,他總是要賺回來.所以商場搞高格調才賺得快. 但是我想,如果對政府而言. 政府有意扶持這種商場產生,其實是不困難的事情. 畢竟政府可以控制地租和稅金. so…政府使用bot型態招商(限定開發樣式),應該就可以辦到. 只是看我們政府哪一天才會想這樣幹. 然後照顧中小型規模的店家進駐,也提共市民有平價商場可以消費. (也就是一餐100元內…一般商場,一餐都麻150起跳,150還男生吃不太飽那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13.2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624005685.A.297.html

fman : 如果有松菸等級的話那也很不錯,松菸有個問題是雖有 06/18 17:01
fman : 捷運但是太遠,這邊就直接有捷運站,雖然還是要走一 06/18 17:01
fman : 段但都在公園內應該還好 06/18 17:01
Antihsieh : 喔~ 06/18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