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墨西哥高架橋坍塌 捷運斷成V字形!至少13死、70人傷 25分鐘前 https://i.imgur.com/xlNOKBo.jpg 翻攝推特/Milenio
[新聞] 墨西哥高架橋坍塌 捷運斷成V字形!
我也來回一下吧 其實你看他上榜的十大容易迷路車站的原因 問題點幾乎都是找不到出口 不少車站均被板友吐槽其實結構根本不複雜 複不複雜其實很看個人經驗,路癡的丟你到新店站也會迷路,當然這是少數 但是上榜的車站均有一些明顯特徵: a. 多系統轉乘站 b. 地下街、連通道等十分發達 c. 大堂非付費區間不連通、多個付費區 在板友的角度來看,幾乎沒有人認為特徵c是複雜 顯然上榜的車站一堆都有特徵c 甚至有三個車站是只有特徵c(松江南京、忠孝新生、三重) a b算是比較多人認同的特徵 但為何那麼多人會覺得特徵c也是複雜 這裏或許能看出普遍台北人(OR台灣人)對「捷運」的認知 1. 不習慣出閘轉乘 e.g.三重站 翻開三重站的結構圖,其實並沒有很複雜 「出閘轉乘」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個很新奇的東西 但事實上「出閘轉乘」也不是第一次,例如台鐵轉高鐵、高鐵轉捷運等,均是出閘轉乘 但在大眾的認知中,台鐵是台鐵、高鐵是高鐵、捷運是捷運、輕軌是輕軌 在這4種東西之間轉乘要先出閘是很合理的事 但是遇到捷運和捷運之間也要先出閘,那就卡住了 潛意識會覺得我沒有跨系統,我的旅程還沒完成,那我就不應該拍卡出去 類似的問題在未來的三鶯線到處都是 未來西接桃捷綠線,東接北捷藍線 如果沒有搞共同收費區、票價整合的話,可以預見三鶯線所有轉乘都是要出閘 然後又會被嘴說三鶯線轉乘不方便、三鶯線很爛之類的話了 如果我真的預言成功,觀迎P幣打賞XD 2.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出/進閘再說 e.g.松江南京站、忠孝新生站 這個是對應到上面的(c.) 忠孝新生是非付費區不連通、松江南京是大堂付費區不連通 先講忠孝新生,忠孝新生的非付費區分成2邊:1~4 & 5~7 如果兼持着先出站的原則,在1~4側出去了就永遠到不了5~7,反之亦然 松江南京則是很明顯地要在進站前先做路線選擇 這個在轉乘站來說算是比較特別 Note:這裏先排除跨系統/不同名車站/站外轉乘等情況 好像進去了就無法反悔似的,會讓人猶豫了一下 另外松山線是側式月台,只看顏色下去就會有50%機率選錯 要返回對向月台的話,唯二方法是先返回大廳/經由中和新蘆線的月台走過去 沒有專屬的通道,所以一旦走錯就會慌 難道我要先出站再進站? 那不就要先扣20塊? 為何我要先下中和新蘆線月台? 各種腦內小劇場通通跑出來了 因為有特徵C而被冠上複雜之名,說真的責任不在北捷身上 這只可以說大多數車站的設計均做得很好,所以有幾個特例就會覺得複雜 站外/出閘轉乘有些是無可奈何之舉 但非付費區不連通這件事其實蠻多的啊 例如沒上榜的民權西路、中正紀念堂也是非付費區沒連通的 但只要多跑外國就知道更複雜的都有 站外轉乘一地都是就不用說了 側式月台選錯要出閘的也有 https://www.ianvisits.co.uk/blog/wp-content/uploads/2015/07/bayswater.jpg

這個還好,至少不用返回地面過馬路 要經過其他線月台才能轉乘的也有 https://i.imgur.com/JvSiBPH.png
這邊不是要比爛,但不看標示,然後迷路,這怪誰? 你要從哪個出口出站也不知道,怪誰? 特徵A、B我才覺得是構成「迷宮」 的主要原因 至於迷不迷就看程度了,A、B的元素愈多就愈像迷宮 但也要看個人的解迷宮能力,和有沒有做功課 屌一點的人就覺得只有台北車站是迷宮,更屌的人甚至覺得台北車站也是小菜一碟 站體龐大、多地下街不是完全是業主的錯 難道你叫台鐵、北捷、市府為了讓車站不要那麼像迷宮,所以把地下街通通砍掉? 這也不現實嘛,但卻不是完全沒有責任,指標要弄好 跨業者這個就不用說了,指標系統各自為政,沒有統一視覺識別 會造成乘客的困擾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連通道沒有編號、連通道被商場騎劫 就理論來說,我從連通道出去算不算是離開車站? 為何連通道就不可以給他一個編號呢? (香港連通道也是有出口編號的) 例如市府連通道,如果多給個編號2a 一方面讓大家知道市府連通道是在2號出口附近,另一方面也是提醒乘客 這邊出去了就不是車站範圍了,可以更好地把兩者的空間區隔開來 可以減少找路找到隔壁101的機率 說到被騎劫最嚴重的絕對是台北轉運站了 沿着指示走,第一時間映入眼簾的是「京站時尚廣場」,看不見台北轉運站五個大字 商場內的標示不但不足還十分有特色,以圖案作為主軸,文字缺乏 台北轉運站??好像不存在似的 另外一個就是要善用前綴 凡是在地底連成一片的所有出口通通加前綴 目前只有台北車站有用M、K、Z、Y 但與之相連的機捷台北車站、北門站卻沒有前綴 我會建議通通加上去,例如機捷的出口加前綴A (Airport)、北門站出口加前綴B (Beimen) 甚至是雙連、中山站的出口也要加,例如雙連用L (shuangLian),中山用H(zHongshan) 最好連台鐵的東南西北也用上E、S、W、N 市政府&101、忠孝復興&忠孝敦化也應該比照辦理 不要讓同一個地下空間出現2個1號出口的尷尬情況 — 只有信望 沒有愛 故名武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0.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613927368.A.C66.html ※ 編輯: omkizo (111.71.0.55 臺灣), 02/22/2021 01:15:18
失去方位是指東南西北嗎? 坐車時方位應該不太重要,而且只要知道路線走向,看月台、路軌就可以知道方位 ※ 編輯: omkizo (42.72.77.182 臺灣), 02/23/2021 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