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史賓賽》: 小格局卻緊扣觀眾的心

《史賓賽》:這部關於黛安娜皇妃的歷史傳記電影與近年同類型片稍有不同,並無太多篇幅講述黛安娜人生的各個節點,反而聚焦在其晚年不順利的婚姻與暴躁不安的精神狀態,故事集中在聖誕節短暫的為數三天。電影一開始就沒有刻意的鋪陳黛安娜在這三天以前發生的事情,反倒直截的進入故事重點,對於不熟悉黛安娜皇妃一生的觀眾不必擔心是否難以理解故事,因為電影中透過許多人物的反應與談吐的細節慢慢的建構事件背景與摸索角色的狀態與渴望,這樣的敘事方法顯然更加主觀,觀眾能更貼近黛安娜這個角色的視角,也是這部名為《史賓賽》而非《黛妃》的故事重點,這部電影說的是一個平凡人脫離不平凡生活的私人情感,而非皇室貴族攤在陽光下的亮麗表面,格局雖小但內容豐富。雖然是因避免爭議而更換片名,但個人以為目前的片名與電影本身更為貼切。演員部分,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黛安娜皇妃明顯有其爭議,道地的美國人與美國口音,以及實在稱不上相似的外貌,出現在這樣的英國故事的確有些怪異。然而同時必須稱讚的是克莉絲汀·史都華即便生涯演出無數爛片,仍影響不了她本身的魅力與真正有力的演技,尤其是她在眼神上的表演正是抵消了外貌不似的弱勢,至於口音部分則勉強過關吧。老派英國名演員提摩西·司伯在此片的佔比與表現也是令人激賞,沈穩的語氣與身段充分展現了其在片中表演的皇室工作者,一場與克莉絲汀·史都華彼此的關係釋懷很是精彩。畫面與聲音部分,全片的鏡頭大多十分貼近在黛安娜身上,除了電影一開始的行車橋段與其他後續表現群眾場景之餘,此片儘量少有遠景與全景的帶入,在故事的主線上觀眾皆置身大量的黛安娜中景與近景中陪同主角推演劇情,觀眾與主角是緊扣的站在同陣線,跟著主角在精神耗弱的狀態下抉擇如何擺脫現況,這樣與角色的近距離是加劇了觀眾對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的角色所帶入的同情心與理解力,也更隔開了與其他角色的疏離關係,對於這樣服貼敘事的視覺設計必須給予正向評價。另外有幾場介於虛幻與現實之間的心理懸疑橋段,在聲音上的鋪排也很有趣,一些背景物件造成的聲音或是精神迷幻的音效,用以區隔是幻想或是真實,也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巧思。

閱讀更多
0 Comments

[好雷] 《聖慾》短評

《聖慾》:沒想到保羅范赫文年過八十餘歲,拍的電影仍是尖銳無比!血腥、暴力、色情與禁忌元素一直是他的標誌,但這些並非無理的噱頭,而是經得起推敲的趣味所在。真實改編的《聖慾》講述一個修女得到聖痕,其後的發展彷彿是耶穌再世,其中修女身上各處的聖痕之真偽,是全片精彩不斷的醍醐味,對於「何為宗教」的探討,更是單刀直入,極具挑釁意味。電影看似講述宗教禁忌女性之間的愛戀情慾,但保羅范赫文顯然更為大膽,提出對宗教「虔誠」的質疑,透過神跡顯現與修道院政治之間的瓜葛,以及當代流行的黑死病恐慌,在一次又一次的「看見耶穌」,對於修女所經歷的一切信者恆信,不信者或許也開始不得不信,真真假假的背後,也不斷的丟出問題給觀眾:何為虔誠?幾番對聖痕質疑與禁忌刑罰的當下,如何判定這不是神的旨意?修女多次看似使詐的後果,不論是冥冥註定或是機緣巧合,都將各方人馬耍的團團轉,肯定聖痕卻是越往禁忌靠攏,否定聖痕則越顯神跡,虛虛實實與錯綜複雜不僅迷惑了片中人物,也令觀眾玩味再三,《聖慾》是保羅范赫文證明寶刀未老的絕無冷場好片。#聖慾–

閱讀更多
0 Comments

[請益] 永恆族 imax 3D?

剛剛想說要訂票,發現新竹巨城的選項裡面有3D跟非3D的選項,以前不是強制綁架的嗎?現在怎麼變佛心了啊?請問3D值得多花錢看嗎?–※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49.216 (臺灣)

閱讀更多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