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劇情片《咒》《哈勇家》《智齒》《白日青春》
[情報] 2022 第59屆金馬獎 入圍名單&入圍統計
內有大雷請看過電影再看。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快速講一下感覺。 我對《緝魂》沒有愛。 對這部片沒有愛的當然是觀眾我。 但我覺得這部電影本身恰恰也是沒有愛的。 電影設計多層次的翻轉,主要是在人物身分的置換上--誰的身體裡裝著誰。 多次翻轉構成觀影樂趣所在。 但我覺得電影是不是這種反轉玩上癮了?或著,他就是周星馳的破壞之王, 等這麼久就等這個大場面,進行幸運輪大抽獎。只是想要轉轉轉。 在作為電影的情感上,他並沒法說服我。 首先,電影要告訴觀眾,張震檢察官夫妻之間超有愛。 他們為彼此犯罪啦隱瞞說謊, 愛的如此義無反顧,導演怕觀眾不能感覺,還要反覆在情節中彰顯突出, 手法就是讓這對夫妻用yuotube時間軸拖慢兩倍速而聲量放大兩倍的 方式大聲演戲。 s~l~o~w說話,然後加上配樂,說些很尷尬的對白。 是如此深怕觀眾不懂愛, 但也是同一部電影, 卻對人類最基本情感的連結--關於父子--他們之間的狠辣對待乃至彼此 殘害覺得沒什麼好解說說明的。 拜託這電影是寫一個父親,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成為代罪兇手。要被關,可能 會判刑,甚至死刑,但他卻無動於衷。還設計推動。 也許比較強烈的解釋就是透過父親記憶的那具身體丟出一句「你們都被感情 蒙蔽了。」云云 但這樣的對比不是狠怪嗎? 電影努力鋪陳觀眾本來就接受的事情。(夫妻之情) 卻不好好跟觀眾描述很難被說服的地方。(父子之情) 恕我直言, 好的故事是什麼?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但不管這名父親是變裝癖,是同志,還是性別認同和常人不一樣, 這些都不構成他讓兒子代替他去死的理由。 還是導演覺得同志、性別認同和別人不一樣就對自己孩子無感? 就對一個出自你血源,跟你有相似一張臉,生活超過十年的血親無感? 身為同志或性別認同不同就是他的理由? 如果不是 那就說服觀眾阿。 但他寧可讓演員講些偶像劇蒼白的台詞,搭配本來就蒼白的病容 也不肯好好疏理一下這個癥結 變得情理之外,才能達到意料之外。 《緝魂》很顯然沒有處理好感情這個環節。他違反了一般情況下的人性。 說到底,《緝魂》裡頭沒有什麼深厚感情, 有的就是為了翻轉而翻轉而已。 所以這裡面沒有愛 所以我對他沒有愛。 所以他叫做《緝魂》。 但其實電影無魂有體--只是想要那個翻轉的,形式的身體, 但沒有魂--深刻的愛沒有包括在其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4.57.1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12880463.A.298.html ※ 編輯: sodom (210.64.57.104 臺灣), 02/09/2021 22: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