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發、推文提醒

原本想說來點有梗的內容但想想短時間擠不出什麼東西,就還是認真說好了齁有鑑於疫情關係,又開始新的一波政治相關的嘲諷政治相關的笑話或梗圖,就可板向來都沒有禁止,但是齁還是要請各位多注意,這裡是就可板,不是八卦或是政黑

1.新聞網址︰

https://reurl.cc/YXGdxL

2.新聞來源︰
報導者

3.完整新聞標題
籌保證金傷腦筋、沒資源廣設看板,小黨素人如何在選舉金錢遊戲求生?

4.完整新聞內容︰
九合一地方大選已經完成候選人登記。對於很多小黨候選人來說,這幾個月來光是要取得
直轄市議員選舉保證金20萬元、縣市議員12萬元的「參賽權」,就已傷透腦筋。已有小黨
在今年7月1日遞交釋憲申請書,希望改變這項不合理的參政門檻。

雖然直轄市與縣市議員的「複數選區制」讓小黨增加競爭機會,但沒錢沒人的小黨仍須各
憑本事為候選人籌措資金。小黨期待的「公費選舉」改革方案是否可行?又該如何在兩大
黨夾殺下找到出路?

新北市新莊區塭仔底濕地公園內的兒童戲水池旁,「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簡稱小歐盟
)祕書長何語蓉跟夥伴們一邊陪伴孩子,一邊清點著哪些東西可拿出來二手義賣,以籌措
20萬元的選舉保證金。當時距離她登記參選市議員還有9天,仍有11.4萬元還沒著落。

選舉保證金只是「入場券」,登記參選後還有諸多開銷,因此「歐巴桑們」的拜票都背著
捐款箱,希望民眾小額捐款積少成多。當天下午,她們翻出兩年前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
塑膠看板,仔細抹去字跡,重新寫上這次選舉的標語,一方面是環保、另一方面也是節省
支出。肩上背著的提袋,則是4年前小歐盟首次參加地方選舉時的競選旗幟,媽媽們用巧
手裁縫成環保購物袋,一直用到現在。

場景轉換到高雄。傍晚5點鐘,捷運鳳山西站外車水馬龍,台灣基進鳳山區候選人李雨蓁
站在街口,拿起麥克風說著:「上班辛苦了,騎車小心,鳳山李雨蓁在這裡拜託大家,年
底給我們年輕政黨一個機會!」參選隔壁林園大寮區的同黨候選人楊佩樺則是穿梭等紅燈
的機車之間,遞送夾著文宣的口罩,此時距離選舉投票日還有100天。

李雨蓁已是第二次參選鳳山區市議員,4年前初試啼聲在「韓流」襲捲高雄的大環境下拿
到7,700票落選,這次捲土重來,她增加了擔任過基進黨台中市立委陳柏惟團隊執行長的
歷練,被黨內寄予厚望能搶下議員席次。但小黨沒錢沒資源做廣告看板,她只能每天站街
口掃市場拉票,結束後還自己兼任網路小編。

夜幕低垂的嘉義市西區巷弄裡,時代力量議員參選人王浩跟著垃圾車跑,看到市民就遞文
宣面紙;上個月面紙發完來不及印,只好拿著名片到處發。這已經是他參選的140多天,
從今年過年後開始徒步追垃圾車拜票至今,每次都用網路定位,目標用雙腳踏遍嘉義西區
的大街小巷。

「跑行程跑到市場阿姨都問我怎麼又來了!從潑冷水到願意讓我擺文宣。」
「從被選民酸,沒人這樣選舉,到現在每天跑垃圾車都有人送水。」
「看到機車騎士默默的拿出幾百元投入捐款箱,我差點掉淚。」
無法跟大黨候選人比廣告看板、競選團隊、文宣贈品,一切都是能省則省、一人多工、用
腳拜票。這些,都是小黨候選人的日常。

省錢宣傳36變,各顯神通籌措選舉經費
儘管民眾黨部分候選人被認為財力雄厚,有能力廣設看板,因此引發熱議;但多數小黨候
選人仍是為錢所苦。

王浩仔細計算成本:路口的競選大看板月租1萬、預計要懸掛半年時間,看板製作成本約1
萬元,還有租用大吊車第一次懸掛看板、號次抽籤後寫上號碼、加上選完拆除合計至少也
要1萬元,一塊大看板總共就要8萬元。

「這就是現實,我根本掛不起,只能負擔熱心支持者願意提供牆面讓我掛小面海報的那種
,所以我決定跟著垃圾車跑,當活動式的人肉看板,只要選民願意聽,希望他們聽一下年
輕人為什麼要參政,」王浩受訪時說道。

為了讓選民留下印象,王浩製作的文宣面紙是20抽,與其他候選人5抽面紙有很大差別,
有4倍厚度,他笑說:「我是故意選這種,雖然一份兩塊錢比較貴,但我是本人自己送,
鄉親拿到厚厚一疊面紙就不會立刻丟掉,稍微會看一下上面寫的是誰,在腦中留下印象。

從候選人到黨中央,小黨只能各顯神通籌措選舉經費。

台灣基進在2020年大選時政黨票得票超過3%,每年有2,000多萬元的政黨補助款,但用來
租用辦公室與聘請黨工已所剩無幾,競選經費依舊拮据。黨主席陳奕齊指出,為了節省經
費,基進黨是「中央廚房」制度,文宣贈品都是統一印製,大批採購可以壓低價格。以高
雄為例,黨提名7位議員候選人的文宣全部都印在同一面,再請志工加工折成小卡,例如
鳳山李雨蓁就把她那一面折在最上面,如果遇到鄉親說不是鳳山人,那就翻過來介紹戶籍
所在的候選人。

即使想方設法省錢,「黨提名的全部24位議員候選人,仍要籌措幾千萬元。年輕候選人已
經要打艱困選戰了,不希望連選舉保證金都得自掏腰包,除了保證金之外,還盡量補助一
點競選經費,」陳奕齊說,黨部也鼓勵候選人多勤跑,「年輕有體力」可能是唯一的優勢

時代力量則是在內部決策同意,現任議員自己募款,黨部則幫新參選的候選人統一募集保
證金,合計約700多萬元。黨主席、不分區立委陳椒華苦笑著說,目前這筆錢還沒全數到
位,仍在努力中,這也是時代力量沒有提名六都市長候選人的原因之一──除了人選仍不
足以與大黨對抗之外,六都市長每位要200萬元的保證金根本無力籌措,必須把資源分散
給議員、代表與里長等基層候選人。雖然直轄市與縣市議員的「複數選區制」下有小黨生
存機會,但仍是萬分艱辛。

申請釋憲,期望能推翻保證金高牆
事實證明,即便是在不分區立委得票跨過3%門檻,因此在立委任期內獲得每年每票50元補
助金的民眾黨、時代力量、親民黨、台灣基進,多半仍依舊為籌措全國候選人登記參選的
保證金而傷透腦筋,更別說是沒有政黨補助金的其他小黨。
4年前首度參加九合一大選的「歐巴桑聯盟」,主打女性、育兒議題,並持續向民眾募集
選舉保證金,最後共有21位候選人投入選戰,但當時有2位參選人因拿不出保證金而無法
登記,因此「歐巴桑聯盟」針對保證金制度限制人民參政權對中選會提出訴願,被駁回後
再進行行政訴訟,但一審與上訴都遭駁回。

如今該聯盟已以「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登記政黨,何語蓉指出,既然窮盡一切救濟程序
都無法主張憲法保障的被選舉權,今年7月1日小歐盟已正式向司法院遞交釋憲申請書,監
察委員紀惠容也主動調查中,希望能夠打破不合理的保證金制度。

何語蓉強調,保證金制度的原意是避免不具備民意基礎者參選,造成選舉資源浪費,但僅
以金錢當作門檻的評估標準是便宜行事,只能證明有錢人可以參選,無法證明具備民意基
礎或政治能力,因此必須推倒保證金這堵高牆,小黨素人才能有公平競爭機會。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指出,保證金確實是小黨、青年、素人參政難以跨越的門檻
,觀察很多年輕當選的基層民意代表,其實多數是「政二代」,真正素人想要參選已經困
難,更遑論當選。他建議中選會考慮調降保證金門檻,如果擔心參選者太多浪費選舉資源
,可以考慮部分金額以連署取代,讓有民意基礎卻沒錢的素人能夠有機會參選,為台灣政
治環境注入活水。

金錢之外的挑戰:第三勢力選民變多,小黨必須找到區隔定位
儘管小黨素人參選普遍缺乏資源,但以近年選舉政黨得票分析,小黨確實存在發展空間。

今年首度投入九合一大選的民眾黨,被外界認為來勢洶洶。民眾黨不分區立委、中山大學
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分析,2020大選的政黨票,除了藍綠兩大黨之外,民眾黨與
時代力量總共分到8席不分區立委,比起2016年親民黨與時代力量合計5席是有顯著成長,
顯示沒有特定政黨認同的第三勢力選民確實變多,這是小黨的機會。

但張其祿坦承,非藍非綠的選民「不容易被說服」,公民性格較強,如何說服他們成為民
眾黨的支持者?這是民眾黨正在努力的方向。

沈有忠進一步分析,過去確實看到小黨的黨內政治明星光環褪色後,愈選、票愈少,親民
黨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不過2020大選中,所有小黨拿到的政黨票已經有32%,與藍綠兩大
黨各擁33%幾乎相差無幾,尤其是時代力量在黃國昌退居二線、黨內影響力減低之際,加
上多位政治明星退黨的狀況下,政黨票還從2016年的74萬票成長至109萬票,讓他一改過
去悲觀的看法,樂觀看待台灣仍有小黨市場,不藍不綠的選民甚至有擴大趨勢。

「重點在於,小黨怎麼論述自己的立場與價值,在政治的光譜中找到定位,讓討厭藍綠的
選民有所選擇。」
沈有忠認為,長期耕耘高雄的基進黨在南部有一定的支持度,以統獨來區分,基進黨是在
最倡議獨立的光譜中,而時代力量的定位是在獨立的光譜上再偏向左派,包括長期關注環
保的陳椒華、聚焦社福的王婉諭等;當台灣主流政黨都是偏右派,時力與基進可以分食「
左獨」的市場,與「右獨」、「維持現狀」的民進黨做出市場區隔。

他指出,民眾黨比較像是親民黨,全靠柯文哲一人的明星光環,因此必須及時建立地方組
織系統,以及培養接班人。這次地方大選,民眾黨能不能以高虹安和無黨籍的黃珊珊搶下
新竹市、台北市的市長,並在議員席次上有所斬獲,對於2024年柯文哲挑戰總統大選會有
重要影響。

張其祿也認為,小黨與藍綠兩大黨不同,沒有所謂的基本盤,靠的是第三勢力選民,因此
這次民眾黨提名的議員中,盡量都是年輕、有別於傳統政治人物的型態,就是期待能以「
新政治」來吸引自主性高、不藍不綠的選民。

「台灣基進沒有資源,但推出有共同價值觀的候選人,」陳奕齊指出,台灣基進走「直營
」而非「加盟」概念,從自己的農場培養選手,而不是到處找明星來加盟,雖然辛苦,但
希望能以整齊劃一的論述與價值打選戰,擠進議會組成黨團,發揮團隊戰力。

過去陳奕齊以「基進側翼」為基礎成立政黨,如今「側翼」在政壇卻成為負面用詞,他苦
笑道,其實在歐洲足球中,側翼是突破的最佳方式,再傳球吊中攻破球門,而台灣基進也
是如此,目標不只是當側翼,而是讓選民在本土政黨中有另一個選擇,也能有攻破球門的
機會。

時代力量、民眾黨、台灣基進之外,其他小黨也都施展渾身解數,希望能在此次九合一大
選中突圍。

公費選舉是改變的第一步?
儘管地方議會選舉的「複數選區制」讓小黨有發展空間,只要擠進應選安全名單內就能當
選,比起立委選舉的「單一選區兩票制」更有當選機會,但只要走進基層選舉現場就可發
現,愈是地方、基層的選舉,就愈可看到鋪天蓋地的看板林立,文宣小物到處發,對於資
源匱乏的小黨候選人,仍是一場極不對等的戰爭。

陳奕齊就分析,一個直轄市市議員4年的研究費、出席費、為民服務費與春節慰問金等加
起來大概1,000多萬元,當一次競選要花超過這個數字時,當選後就會開始思考,下一屆
連任的資金哪裡來?「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這讓地方政治很扭曲,永遠
沒有理性論政、倡議價值的空間。

他強調,希望台灣選舉能走「公費選舉」制度,各政黨有固定的宣傳版面、固定的選舉經
費,讓候選人以能力與論述當作決勝武器,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金錢軍備競賽」。

張其祿則悲觀表示,地方選舉花太多錢,就難以改變金權政治,但現實上,以目前在野小
黨的立委席次,想要修法改成「公費選舉」制度更是難上加難,這是目前的困境。

沈有忠也指出,過去有很多學者倡議公費選舉制度,但實務上大黨不可能支持損己利人的
制度改革,因此他建議採取「折衷版公費制」,對各政黨設定一個基準線,例如公共區域
讓所有登記候選人都可以懸掛同樣大小的看版,其餘區域則可以讓有錢有能力的候選人多
掛幾面,但也必須設定天花板,不能像現在這樣鋪天蓋地的砸錢,讓選舉可以回歸議題與
論述。

他強調,選舉遊戲規則雖然是大黨在制定,但若小黨能夠扮演關鍵角色,就可以真正爭得
一席之地,大黨就不會把門關得愈來愈窄。例如多黨制的德國,綠黨在努力多年後,就扮
演了組閣關鍵席次的重要角色。

「老牌的民主國家英國,除了保守黨與工黨兩大黨之外,自由民主黨一直都是第三大黨的
位置,維持兩大一小的局勢,」沈有忠分析,在兩黨制國家中,小黨在兩大黨夾殺下也不
見得毫無生存空間,以英國自民黨而言,當形成關鍵少數時,也有組成聯合內閣的機會,
避免停留在「被邊緣化」的階段。

回到台灣,沈有忠認為,小黨必須以論述搶佔大黨忽略的光譜,吸引選民目光,讓政黨票
跨過3%門檻獲得補助金,並試圖在每一次大選中,盡量與大黨合縱連橫,挑戰艱困的選區
,爭取第三勢力的選票,盡量擴大席次,才有與大黨談判的籌碼。

5.附註、心得、想法︰

我相信只要是小一點的政黨多少都會有理想性
不然如果想要好選一點
直接加入國民兩黨就好了 何必待在小黨
只是有時候理想就是難走的路 必須面對來自大黨的打壓與嘲笑
但為了理想還是得堅持下去
除非去向大黨靠攏 否則小黨都是辛苦的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32.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63305093.A.6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