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8y174/82有正當職業,今日輪休預計09/28 1300前往大安海水浴場曬太陽拍照
[徵女] 女生一名,1300出發大安海水浴場
我覺得媽媽只是用她有限的人生資歷來表達她的不安,畢竟你跟她的年代差異,她無法體
會也不懂…..加上她自己的不安(或是擔心你或孩子),在她的年代沒有學會怎麼適當表
達,所以用碎嘴的方式呈現….如果媽媽這麼碎嘴,我個人覺得如果還沒有想法,就先不
要回應,默默的聽就好,或適時的感謝她的關心….
再來我想回應標題,一個論述有沒有合理,反向辯證來確認一下。
好吧那孩子小時候給保母照顧,那照理說孩子長大會跟保母很親密…?
如果答案是否,也就是說中間摻雜很多沒有考慮到的變數,不然照你媽媽的說法,保母應
該是跟孩子最親近的吧?
所以每當你媽媽碎嘴時,適時提反向的問題去動搖她的理念….
“媽那誰也是全職媽媽,他孩子長大跟她很親嗎?” “咦?為什麼阿?” “媽你知道原
因嗎?”
這樣的提問,記得隱藏自己想要反駁或是也想說教的心情…
也許最後換她開始答不出來….記得提問前要想好怎麼給對方台階下,提問不是為了反駁
對方,而是帶著好奇疑惑,一起探討就好。
媽媽仍是我們人生親密的戰友,如同我們照顧孩子時,我們也是會把自己這時代面對的焦
慮傳達給孩子的,儘管孩子面對的挑戰跟我們也產生差異了。
媽媽也是這樣,把她那個年代的焦慮,套用在下一代而已。當我們越能理解對方的立場,
往往就不糾結她怎麼説了…字句的表面只是一個意思,有些字句傳遞的是自己的情感、
不安跟擔憂。
那至於全職媽媽跟職業媽媽,我個人覺得有參與孩子生活跟能否關注或是傾聽孩子的心情
,不論是何種型態,都會很親近。
全職媽媽也是有邊滑手機邊帶孩子的,所以怎麼陪伴才是核心…個人淺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34.2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60398024.A.6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