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劇情片《咒》《哈勇家》《智齒》《白日青春》
[情報] 2022 第59屆金馬獎 入圍名單&入圍統計
昨天花了348元包場,和老婆一起看了《七人樂隊》
直接先講無關劇情的小結論。
徐克的《深度對話》實在是太幽默,有太多層的反折了。有笑話中的笑話,有反串中的反
串,有角色的對位互換和角色的自我懷疑,完全是後設思考和閱聽人對劇情理解的解離重
組的經典範例。
對話中還開起政治不正確的玩笑,也致敬拼貼幾位導演的經典對白,連原本參與其中但後
來退出的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也被拿出來翻玩,笑點真的是太多太有趣了。一人花
174元,光是看徐克這則短片,或是再加上杜琪峯的《遍地黃金》,我也覺得就夠回本了
。
七人樂隊由香港七位名導分別以不同年代的香港為故事背景(自1950~2020),
各自以「菲林」方式(用傳統膠捲影片拍攝)執導一則短片,最後合起來為一部電影,
有點像是建立在同一主題的一本短篇小說選集。
(原本設定為八位導演對應八個decade,後來吳宇森導演因身體因素退出)
分別是:
1950年代 洪金寶《練功》
1960年代 許鞍華《校長》
1980年代 譚家明《別夜》
1990年代 袁和平《回歸》
2000年代 杜琪峯《遍地黃金》
2010年代 林嶺東《迷路》
2020後 徐克 《深度對話》
平心而論,這七則短片,礙於篇幅或製作限制,並非每片都十足精彩,但有趣的是,每位
導演都在劇情架構或構圖畫面上展現了明顯的個人風格,雖然每則短片都是在最後才顯示
導演姓名和作品名稱,但對於港片迷來說,其實幾幕戲甚至幾個鏡頭就可以看出該短片的
導演是誰。
七則短片中我只有譚家明的《別夜》,無法看出是誰的作品,因為對譚家明甚不熟悉,回
家查詢資料後也才發現他知名作品也就只有當年郭富城藉該片拿下金馬影帝的《父子》。
(要說的話,譚跟其他七名導演來比,譚家明大概也不太能稱得上名導)
像是洪金寶以元家班為背景,許鞍華還是以小人物溫情為背景,袁和平發揮擅長的功夫動
作指導和老派的幽默感,杜sir以個人擅長的一個主題也就是香港金融的起落為題,整體
調度和劇情架構最是完整。也很多人說其實就是部迷你《奪命金》。較意外的大概是林嶺
東導演完全捨棄他擅長的警匪火拼動作片,而以移民返鄉為主題,而該片也成為林嶺東生
前的最後遺作。而徐克導演則是展現了他的天馬行空和深度的嘲諷。
七則短片中,譚家明作品的劇情設定和對白,以及演員的演技,也真的是評價較低的一部
,而我個人對於許鞍華的《校長》也甚為失望,吳鎮宇大概演什麼像什麼,演壞人演變態
演正義刑警演現實無奈大叔都讓人信服,演這個校長(尤其老了之後的神態),讓人出戲
,就是知道他「正在演」。主角演出無法讓人信服下,劇情薄弱感也就更明顯了。我個人
喜歡的第三部作品則是袁和平導演,包租公元華主演的《回歸》,而《迷路》我認為剪輯
較混亂,後半部圍村親情也甚為刻意,若停在短片中一半,主角迷路後發生意外就此中止
,或許會更為理想,但也或許此片為反映林嶺東導演個人心境之作,故有後面劇情之設定
。(劇中演兒子角色的正是林嶺東導演的兒子)
當然也看到有人提出質疑,近幾年港人抗爭劇烈,這七則短片中(尤其2010~2020),卻
為何完全不提,連邊都擦不到?而七則短片中就有三則短片與港人移民議題完全相扣,卻
都未提到相關的時空背景。而港人移民的歷史背景為何?不就是對中國的恐懼,以及回歸
後共產黨的直接壓迫。但說真的,還願意留在香港拍片,或說還能留在香港拍片的人,也
都是要接受作品得通過審查,或至少得先確保自身安全這些既定事實了。真的碰觸那些禁
忌,大概也不會有出版方願意投資,最後拍成了也不一定能上院線放映,所以逃避或不願
碰觸那些議題大概也都能讓人理解了。
但以我個人觀點來看,徐克導演以「未來」為時間背景的《深度對話》,作為本片的最後
一則短片,正好也可以為此做一個總結:
對於香港,究竟誰才是病人誰才是醫生?
究竟是有著激烈暴動,以置身事外者的角度來看,行為近似瘋狂而無法理解的抗爭者?
還是有著傀儡主權,卻能透過各種政府機器,給予抗爭者強力反擊,用以維護社會秩序,
用來維護「國家」安全的掌權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166.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58854528.A.D7B.html
※ kanas:轉錄至看板 HK-movie 07/27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