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g3rHLAy.jpg https://i.imgur.com/qcPZfwn.jpg 來源:SAR 1. 祖傳2400萬畫素apsc感光元件 2. 祖傳16-50 kit
[辱華] 索尼ZV-E10規格
好讀網頁版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6403146 正文開始前,如果想先花個幾分鐘來 大致了解這支鏡頭,可先參閱以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9wUzJax9g
雖然個人已經有17-50mm f/2.8 這相當好用的恆定光圈變焦鏡 不過若在有限的攜行空間下 這支若不是主役鏡頭,將顯得很佔空間 雖然個人有幾支小的老鏡 不過有時還是要支變焦鏡較方便 首先,變焦範圍不能太小 (至少涵蓋3支慣用定焦) 望遠端光圈不要太小、體積不要太大 (18-55mm雖然體積小又有AF跟VR,但光圈太快變小) 一開始有看上Komura Komuranon Zoom 24-35mm f/3.5 不過雖然有當時稀有的f/3.5恆定,但體積大、變焦範圍小 於是後來就鎖定20~40mm左右的變焦老鏡 最後,考量到望遠端光圈與體積 選擇了SIGMA ZOOM γ-Ⅱ 21-35mm f/3.5-4.2 這支鏡頭算是SIGMA滿傳奇的一支 是當時少有的廣角變焦鏡,且有分為I、II、AF-D版本 而I代光圈標示為f/3.5-4.0,不過AF-D版本實測為4.06 其中,只有II代的遮光罩可拆,且II代鏡尾較容易黏鏡片 加上光學品質,也是II代評價較高,所以就挑上這支 最後,價格是最後一擊,是在日拍撿到極低價 當時售價62,000日幣,拍賣入手價僅1000日幣 所以缺遮光罩,也就運氣那麼好,在日拍上剛好有 這顆鏡頭適合什麼人 個人認為,以性能而言,想要感受舊時代美好的結晶 不然,除了體積外,現代鏡頭在可變焦段、光圈皆更好使用 當然,如果你跟我一樣,不缺主役鏡頭 但需要個補焦段備用鏡,且有一定性能以上 那麼,這顆或許可以考慮看看 為1985年的產物,基於I代進行修改 除了光學設計外,口徑加大、改為內對焦 變焦方式也改為推拉式,並與調焦整合於一環 外觀是當時SIGMA的風格 有點識別性的膠圈 前一手特地加上濾鏡框 為了就是要用中捏式鏡頭蓋 這是因為這支鏡頭前玉凸,鏡框又淺 以前常見的旁捏式可以,中捏式就會卡到 21~35mm雖然不算大 但至少可以涵蓋21、24、35mm 這些個人慣用的焦段 21mm最大光圈為f/3.5 35mm則是f/4.2,不奢求 最小光圈是f/22 最近對焦距離為0.5m,算堪用 近拍能力就較為受限 大約6m後就接近無限遠合焦 令我開心的是,沒有兔耳,免去拆解的步驟 或許當時已經是以光圈控制環為主流控制了 不過可以看到似乎有預留的空間 前玉的鍍膜為SIGMA 那世代的黃金色為主,帶些紫藍綠 狀況幾乎完美,沒有肉眼可見的刮痕 後玉的鍍膜跟前玉相同,狀況很好 F卡口,可以看到是後期的版本了 後玉旁邊有一圈圈的消光構型 算是當時SIGMA的特色之一 為6片光圈葉片,一般般的配置 機械狀況滿好的,作動相當順暢 光圈葉片所包圍的形狀為六邊形 在大光圈幾級時是帶一些星狀 35mm時約為74.1mm 21mm時約為88.6mm 因為是內對焦,合焦旋轉時 鏡身長度不變、鏡頭前端不旋轉 鏡身中段外徑約為64.7mm 鏡身前端外徑約為79.9mm 整體為喇叭狀,收納多少有益 重量約為441g,玻璃鏡片數多 且金屬鏡身,真的不算輕 晶片意外delay 囧 白俄羅斯人好樣的 東西在郵局躺了快一個月才動 遮光罩為金屬製品!! 內側有植絨 這部份狀況意外地不錯 為23g,畢竟是略有厚度金屬製品 兩瓣型的花型遮光罩 似乎沒辦法反扣 而是單純緊逼而已 算是有肉眼可察覺的桶形畸變 廣角端最明顯,望遠端則較減緩 21mm端的成像品質最好 光圈全開即可用 28mm端則次之 35mm端則是相較最普通 大約 縮個1、2級就很ok 從中央到邊緣,其銳利度並不會有明顯差異 (不過這也有可能我是用在APS-C的機身上) 大約縮超過f/11後,銳利度開始下降 光學結構查不到,只有提到為12片12群 算是不少片了,也直接反映在重量上 總結: 曾經的傳奇經典,夠銳利,若有好價格收起來不損失 36年廣角變焦鏡【SIGMA ZOOM γ-Ⅱ 21-35mm f/3.5-4.2】 SIGMA 17-50mm用起來真的優秀 不過放進槍包,一機一鏡就差不多滿了 而這支SIGMA 21-35mm以還不錯的規格與體積處理這需求 其成像品質,個人覺得已經超乎預期 加上用極便宜的價格入手,個人覺得超划算 且f/3.5光圈全開就可以用 近攝能力雖然不強,但生活雜牌還行 逆光的鬼影、耀光難免出現,但很有特色 在一般日間戶外,f/3.5與廣角特性相當夠用 不過低光源處,就比較吃力了 對我而言,主要是搭配60mm的定焦鏡 作為出門的備用鏡,雖然光圈不夠大做為人像主力 不過若是拍風景、食物、物品 甚至紀實性質人像、以人帶景,它還可負荷 雖然使用機率不高,但運氣很好 撿到極漂亮的價格,當然出手來玩玩 也剛好跟TAMON 35-70mm、Star-D 70-210mm組成老鏡小三元 實際運用起來,若有合焦晶片輔助 加上廣角鏡容易深景深的特性 手動使用起來倒不會太麻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4.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25377065.A.6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