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經濟學》讀後心得:音樂產業帶給我們的啟示 解開超級巨星與暢銷商品的祕訣,看懂音樂背後的複雜世界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rockonomics/ 你喜歡聽音樂嗎?你知道為什麼突然間人們都在瘋同一首歌?為什麼音樂越來越容易取得 ,演唱會的票價卻越來越貴?為什麼許多巨星都在拚門票秒殺,天后泰勒絲卻刻意拉長售
[心得] 《搖滾經濟學》音樂產業帶給我們的啟示
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1/06/blog-post.html (網誌圖文無音樂版) 最近討論熱度很高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敘食物寫親情,可當散文品味,文字清新深情, 能當食譜實際下廚,又可作為食記按文索驥、併得推薦老店, 情感與實用兼具, 是本季回味再三的讀物。 洪愛珠寫許多有故事的菜色,自小吃的切仔麵、 乘載與外婆母親的大稻埕、蘆洲共食回憶, 也寫粥麵粉麵、年菜、宴席、茶點與購物, 讀得津津有味,也順勢回味起記憶。 文中提及蘆洲切仔麵、湧蓮寺的人潮, 想起多年前某次到蘆洲跑行程,結束已近中午, 嚷嚷著餓肚,來去吃在地嘛! 二話不說,司機熟門熟路彎進巷弄, 但前後左右都是賣切仔麵,到底該選哪家呀? 司機大哥眼明手快,指著斜對角的那一間, 平日中午,還得靠眼明手快的功夫,才要得一張桌、叫上一碗麵的熱氣蒸騰來著。 依稀記得,當天是吃油麵的切仔麵。 這麼多年怎還有此印象? 行程緊張空檔,倒沒多用心體會切仔麵的純粹,湯頭的鮮美, 單純因為,從小到大, 麵店菜單中若有選項,從來都是找尋油麵以外的麵款, 粿條、米苔目,絕選;或有意麵,也可接受。 只有趕時間、沒選擇情況下,才會合群地配合點油麵。 從小到大,沒有例外。 「粉麵之中,米苔目的樣子特別氣質,雪白細膩盈盈反光。得勝街的米苔目是極簡版本,不 擱肉燥。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 頭光臉淨那般好看。乾米苔目,全無厚醬,以碎蝦米混一點油蔥酥,點豬油,即很香,滋 味非常俐落。本地人內行者,點乾的吃。」 光看作者形容, 是不是現下就想來碗米苔目呢! 而亦可作為涼品的米苔目,洪愛珠說,遇冷比起熱食更有嚼感。米香雖有,而其實淡。若 糖漿味重,或配料花樣太多,米物就掩掉了。 傳統家庭式的路邊攤刨冰現已少見, 但好在周圍尚有小南門粉粿米苔目豆花,能聊表心意, 少糖少冰,聞得豆香,嚼得粉粿彈性,與米苔目細細淡淡的香氣。 書中描述食材不少,但對其中的Q彈的食物們特有感, 只因自小舉凡麻糬、芋圓、珍珠、粉粿、米苔目、腸粉、地瓜球, 彈牙有嚼感的,都是榜上有名的喜愛。 還有看了這書才知道南洋有種食物叫 Chendul, 「煎蕊」,或珍多,玉綠色的涼粉條,貌 似米苔目。印象中似乎有在美食節目中出現過,雖從未嘗過,但光看就覺得一定好吃清爽 。 於是, 閱讀中,要入眼的除那津津有味的食記, 還得分神給記憶中的滋味,人情味,以及標註於千萬里外的口味, 煞是忙碌。 想著, 疫情解除3級後, 蘆洲湧蓮寺附近,那碗米苔目。 應是可啟程的,想望。 — 如果你是因愛我而愛我 我將會回報你永恆的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216.2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3083020.A.99F.html